旌介遗址文物保护单位
旌介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代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绵山南麓旌介村以西,灵石县城东北15公里处。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96年,旌介遗址国务院发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商墓铜器的铭文可能是一种族徽符号,反映了商代晚期与商王朝共存的北方方国的文化面貌。
觉山寺塔文物保护单位
觉山寺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处。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建在古马道旁。现存庙宇为清代重修。塔位于寺院西部,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十三层,高43.54米。塔基分三层,下为八角形须弥座,中为平座勾栏,上为莲台。雕刻多在须弥座束腰处和中层平座、上层勾栏华板处,题材丰富,以狮首、力神、伎乐天女等生动。
曲回寺石像冢文物保护单位
曲回寺石像冢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南75公里三楼乡曲回寺村,建于唐代开元,是大禅师慧感奉诏创造。石像冢的形制均为石块砌垒,上以长条石封顶,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门,从外部能看见内部的石像。冢体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围二三十米,从外观看与坟墓无异。
大同觉山寺3A景区
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觉山山腰。觉山又称悬钟山。寺周高山环抱,寺内古柏森森,景色宜人。寺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寺内建筑分三条轴线,每条轴线从前至后都有三层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和东殿。东、西、中三条轴线并立,四周围墙整齐。寺塔经辽代大安六年(1090)重修后,虽经元、明两代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塔高13层,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实心砖砌。塔内有八角形塔宝,中心有八角形塔心柱。底层可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有壁画。塔座周围有砖雕歌舞伎,是辽代砖雕艺术的珍品。
灵丘桃花山景区
灵丘桃花山景区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沙湖门一带,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烂漫,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山神庙、龙王庙(桃花山水源源头)、蝙蝠洞、桃花洞。景区内山势逶迤起伏,郁郁葱葱,山花烂漫秀丽,山上有北方罕见的天然溶洞群,其中最大的是桃花溶洞,洞深有200多米。因每年初春满山遍野,盛开的山桃花而得名,桃花山玩比想象的壮观,山势逶迤起伏,郁郁葱葱,山花一旦绽放,浪漫秀丽。
灵丘县平型关大捷遗址
平型关烈士陵园位于灵丘县城东南,原名为“灵丘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7月,1965年9月25日立碑竣工。全园总占地面积60亩,有烈士纪念馆、烈士塔、纪念碑、展览厅、烈士坟茔等主要建筑,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纪念堂后为六角形烈士碑厅。纪念碑正面刻着“平型关烈士精神永垂不朽”,背面记载着平型关大捷及灵丘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2016年12月,平型关烈士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